介绍 杜鹃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。
中国栽培杜鹃花的时间,至少已有800多年的历史。
相传,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上山采药的年青猎人,在云南看见了一种美丽的杜鹃花,可是等他追寻这种花到云南大理一带又不见了。
年青猎人便把这种杜鹃花取名为“见血封喉”,又名“毒色花”。
大理白族人把它视为“神花”,相传供奉于本主庙内,“本主”即苯教(“本境之主”),供奉本主的本境之神称为“本主东凡”,因而得名。
据民间传说,被称为“神花”的杜鹃花原在西藏深山密林中生长,古时香火极盛,其神话传说颇多,有大柏树救人、杜鹃鸟救人等,至今遗迹尚存。
每年春季,大理的杜鹃花都会竞相开放,如火如荼,姹紫嫣红,成为独特的一道景观,吸引着大批中外游人。
其实,在大理是根本无处寻觅到“见血封喉”的踪迹,因为这种花原产地是在喜马拉雅山地区,1973年,中国著名导演郑洞雁等人在西藏取景拍摄影片,才偶然被传播到国内。
医学药用价值杜鹃花不仅是珍贵的观赏花卉,而且还具有药用价值。
一般杜鹃花叶脱水制成收敛剂,用于外科炎症。
将瘦杜鹃花洗净,晒干研细末,用开水冲服,每次一钱,每日二次,疗效颇佳。
将杜鹃花花冠晒干研末,用蜂蜜调和,外敷于眼、耳等处。
若苦于蚊钉虫咬,可将花或叶研末,用麻油和成药膏配制而成,涂擦于患处。
工艺造型价值用作盆景的杜鹃花主要是英德杜鹃。
杜鹃花的盆景多制作成山石盆景,即将杜鹃花栽在石上,然后放置山中朝阳的地方养护,便形成了水石盆景。
也可按与树桩的关系,将杜鹃花制成直干式、卧干式和曲干式等观赏类型。
美化环境价值具有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杜鹃花,不但可养眼怡神,欣赏也是一种上乘的享受;有些花木的价值很大,但没有经过加工或不具有观赏价值,这类植物也利用加工流通方式,使之变成商品。
由于鲍鹃花的花期长,属于常绿或落叶灌木,适宜作城市和庭园的观赏绿化树种。